第389章 李俞竟然成了北影最佳好学长_华娱:从03年开始做导演
西欧小说网 > 华娱:从03年开始做导演 > 第389章 李俞竟然成了北影最佳好学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9章 李俞竟然成了北影最佳好学长

  “我竟然无言以对。”

  王景觉得李俞话糙理不糙。

  港岛那边恨李俞的艺人真的太多了。

  他们在内地高人一等的地位彻底消失,李俞贡献的功劳是最大的。

  “李导,既然你都这么说了,我就不跟你客气了。”

  王景没有再谦让了。

  既然李俞不介意当他的挡箭牌,他就可以大胆的拿李俞这个挡箭牌去应对港岛的艺人了。

  在接下来的演员选择中,李俞第一个钦定的演员便是《唐探》系列的灵魂人物王保强。

  李俞对王保强是比较有好感的。

  他应该是少有的真正从群演逆袭成巨星的草根。

  有很多人会说赵小刀和王保强差不多,都是从群演堆里混出头的。

  李俞想说赵小刀的起点比王保强高太多了。

  赵小刀根本不是群演出身,她是选秀出道的,早年在一档名叫《雅虎搜星》的选秀节目中获得冠军,然后就顺利签约经纪公司了。

  或许刚出道的赵小刀资源不太理想,演了不少小角色。

  但跟在横店起早贪黑,跟菜市场里的瓜果蔬菜一样被选角导演挑来选去的王保强好太多了。

  毫不夸张的说,赵小刀入圈的起点就是绝大部分横店群演一辈子都到达不了的终点。

  “王保强?”

  王景愣了一下,很快,这个人的碎片信息便浮现在他的脑海。

  他对王保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,据说是一个群演出身混起来的演员,非常敬业,演技一流。

  王保强的形象只要稍微打扮一下就非常符合猥琐大叔的人物设定。

  这是王景打开内地电影市场的首部作品,他個人是非常重视的。

  尽管他已经把主要演员的选择权都交给李俞了。

  如果李俞选的演员不合适的话,他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。

  他先搜索一下王保强的详细资料和信息,看完后,他对李俞的眼光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  “以前我总听人家说李导挑演员的眼光堪称一绝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

  我说的话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,你让我想的话,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比他更适合饰演唐仁的演员。”

  王景钦佩不已。

  阿香那个角色李俞决定给施施。

  在原时空里,陈夫人能演阿香这个角色,主要是因为她是导演的夫人。

  她又不是李俞的夫人,李俞没必要便宜她。

  陈夫人也是出了名的要演技有颜值,不存在不可取代性。

  在北影学习时长接近两年半的施施如今在演技方面都可以碾压她了。

  她可以演的角色施施演起来只会更加轻松。

  王景对此没有任何疑问。

  他又不是没在电影里关照过自己的女朋友。

  优先关照和自己知根知底的人是人之常情。

  随后,李俞又钦定了几个演员,剩下的演员就全部交给王景自己把握了。

  只要王景按照李俞先前说的选人标准选用演员,不管那演员是内地的还是港岛的又或者是台省的,李俞都不会有任何意见。

  王景这个人还是很想扶港岛艺人一把的,就跟他很想扶港岛的电影行业一样。

  他明确告诉李俞,他要回港岛一趟挑选一些演员。

  “王导,这些年你拍了那么多烂片养活了一大帮港岛的电影从业者。

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港岛电影的衰落是方方面面的。

  不仅在投资制作这一块无法与内地比拟,艺人也开始青黄不接了。

  演员依旧是二三十年前那批演员,跟一潭死水似的,完全没有生机。

  如果港岛的老牌艺人不符合标准不能用的话,你完全可以换个思路挑选一些年轻的港岛演员嘛。

  我相信他们非常乐意上位,你这么做的话,不是又给港岛的电影行业作了一份培养人才的贡献吗?”

  李俞提出一个非常真诚的建议。

  王景用还是不用就是王景自己的事了。

  王景离开京城回港岛后,《绣春刀》上映刚好满一周时间,周票房一亿九千多万,马上就可以突破两亿的大关了。

  按照电影的票房走势,突破三亿属于板上钉钉的事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突破四亿的问题也不大。

  至于能不能摸到五亿让路洋进入五亿俱乐部就得看电影的后劲儿了。

  路洋本人对目前的成绩已经非常满意了,就算不能突破五亿,他也能够接受。

  他一开始的预期是只要保证不亏本就行。

  这是他的首部商业片,他真的不敢奢求太多。

  路洋带着张振施施为首的主演团队在魔都路演。

  记者的采访环节,有记者问路洋:“路导,你首次转型拍商业片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,请问伱有什么感想呢?”

  “我没有什么感想,因为电影上映后每一天的市场反馈都出乎我的预料。

  如果你问我,谁是这部电影成功的最大功臣,我想这个人不会是我自己。”

  路洋吸了口气认真道。

  “电影的导演和编剧都是你,最大的功臣怎么会不是你呢?”

  记者们非常困惑。

  “当然不是我,你们怕是不知道吧?我拿着《绣春刀》的剧本两年时间见的投资人有多少,连我自己都数不清楚了。

  他们没有一个看好我的《绣春刀》,更不愿意给我投钱。

  当时连我自己都快绝望了,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里,我自己都怀疑自己转型拍商业片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。

  在我自己都快放弃的时候,我接到一通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。

  我的老师跟我说,我的学长李俞李导要跟我见面,还说李导对我的《绣春刀》很感兴趣。

  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

  我等了几天,等到了约好见面那天,我都想好了。

  如果李导真的看好我的剧本,我只敢跟他要三千万投资。

  结果在我说出三千万的数字后,他跟我说要想把古装武侠片拍好三千万不够。

  他大手一挥,把三千万翻了个倍给我投了六千万。

  要是没有李导大气的投资,《绣春刀》这部电影可能永远都无法面世。”

  说起这部电影的坎坷之路,路洋都有些动容,特别是说到李俞投资他时,他的眼角都有些湿润了。

  他真的太感激李俞了,绝对发自内心的,没有一丝一毫虚假的成分。

  记者们听完路洋说的亲身经历又羡慕又震撼。

  震撼是因为路洋从早期的无人看好到现在的逆袭成功,这很了不起。

  羡慕是因为路洋有一个好学长,随手投六千万给路洋这个第一次拍商业片的导演,不得不说李俞真的太大气了。

  大家都是人,大家都有学长,为什么他们的学长就不如路洋的学长呢?

  因为路洋声情并茂的一番话,在今天之后,李俞又多了一个北影最佳学长的外号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ohm.org。西欧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xohm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